列印

有效防護是關鍵 亡羊補牢有希望

有效防護是關鍵 亡羊補牢有希望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由抗SARS看抗COVID-19

*黃河香港護士管理局前成員、本會前會長)*

 

    17年前的春天,自持有優越於鄰居的現代化醫療管理、現代化醫院設備和現代化醫藥水準的香港,甫遭遇SARS襲擊,竟只能倉惶應戰,致全城失守,299人不幸魂斷太平山下。

    本會於200356月即及時作出了較全面的總結,並寫進了6月30日呈交給特區政府的:《有效防護:成功對抗SARS之戰的關鍵--有關香港抗炎之役的一些意見和建議萬言意見書

    回想當年香港對抗SARS之戰,確有許多經驗教訓可以汲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與現今仍在進行中的抗COVID-·19〝新冠肺炎〞之戰作比較,大致而言,可以從4個方面去探討:

  1. 防控效果-例如,是否掉以輕心?有否忘記〝他山之石〞的古訓?是否倉惶應戰?有否守門不力?防護裝備等醫療資源是否充足及合理使用?政府籌劃部署、統籌兼顧、指揮協調政府及公立私營醫護衛生系統和全社會發動抗疫之戰的架構、能力能否達到全面有效防護的效果?……
  2. 醫護人員-例如,前線的關切有否得到及時回應、澄清?身心健康有否得到及時照顧關懷?面對突發重大事件的挑戰,能否保持正常、健康的精神心理狀態?同事/上下級之間能否相互關懷、鼓勵?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臨床經驗、訓練教育是否足夠?專業操守能否秉持?……
  3. 醫療制度-例如,溝通協商渠道是否暢通無阻?有否構築夥伴合作新管理文化?政府、醫院管理局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傳染控制機制是否有效、有否離地?病房擠迫、病床/人手短缺等老大難問題為什麼長期得不到解決?公共衛生、基層醫護服務在整體醫務衛生服務體系中佔據什麼地位?有否重(醫)治輕(預)防?輕中重西?面對專業操守問題,為什麼專業管理局/委員會(如香港護士管理局)、各級醫院管理層、各有關政府當局會集體缺席?醫護人員專業道德教育為什麼得不到重視?……
  4. 社會氛圍-例如,醫/護關係是否正常、健康?積極向上、理性穩健、建設性的正能量能否形成一個社會氛圍?面對突發重大全港性危機,包括傳媒在內的社會各界能否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港人能否求同存異、團結齊心、守望相助、相互激勵、官民攜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共築有效防護長城?政黨/團、議員能否摒棄政見,顧全防疫大局,不干擾防疫的部署和行動?……

    由2003年的SARS一役,看2020年的抗COVID-19之戰,有了17年前的防護治療經驗,在防控的裝備設施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又較迅速地認識了新冠肺炎這元兇,這一次,本來,香港可以應對得更從容,也因而更有效一些。

    然而,很不幸,與上一次社會基本平穩、政府及醫院管理局抗SARS的部署和行動沒有受到衝擊比較,當前的一仗是在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尚未過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社會嚴重撕裂尚未醫治修補下開打的,是在相當醫護人員卷入政治、港人殊不團結的複雜情況下進行的!這是上次和今次最大的不同!

     儘管如此,我祈禱港人能亡羊補牢,政見歸政見、抗疫歸抗疫。若此,抗COVID-19之戰不但有希望,說不定,香港還能重新認識自己,找到一條重生的新路。

【作者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會立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