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諮詢
華員會的意見

  會出席了20221221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許正宇局長代財政司陳茂波司長,諮詢公務員團體對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的意見。

  在此百年一遇的疫情及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經濟確實面對不少困難和不確定性,尤幸本港財政儲備根基厚實,財政狀況仍穩建。當前,如何在後疫期中令經濟盡快復蘇;有效應對一些深層次的社會民生問題;如何培訓、挽留人才,是全社會及公務員所殷切期盼的。鑑此,本會認為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仍須「應洗得洗、應慳得慳」,並提出下列4項意見,誠望財政司司長鄭重考慮。

1  推動改變「為做而做」的陋習,令資源/公帑用得其所

  據傳媒報導,本年度財政赤字料達一千多億;是故,展望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極需平衡財赤的挑戰及經濟發展的必要。因動,資源/公帑的使用,應不時認真檢討,更應摒棄因循僵化、「為做而做」的陋習,切實履行善用資源的理財理念。

  但現實是公務員隊伍中「為做而做」的陋習並非罕見!一旦做開,就「例牌」式繼續。舉例:由公務員事務局邀請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 (薪常會) 並於2021年12月通知職方已委聘顧問公司為全體公務員進行2022「薪酬水平調查」;涉及全體公務員,當中包括311個高、中、低層級別的職位,所耗人力物力不少。其目的為通過調查「提供足夠薪酬以吸引、挽留和激勵具合適才幹的人員...... 以及保持公務員薪酬與私營機構薪酬大致相若」。

  但委聘的顧問公司在檢討「薪酬水平調查」方法上實際只「翻炒」2006及2013年兩次薪酬水平調查已存在重大缺點的調查方法,除導致公/私營職位只能作出過於粗疏籠統的配對比較,一些公/私營職位配對更被質疑、詬病出現「橙與桔」甚至是「橙與蘋果」的比較,大大影響調查結果的客觀、準確性。此外,數據整合亦採用「大鑊飯」式方法--公務員高層級別以最少67個之多的專業職位混合其數據,與私營公司同級職位的混合數據作比較;中層更以93個之多的職位混合其數據作公/私營比較。其「大鑊飯」式的比較所得的調查結果根本已偏離其目標。過程中,除花費公務員大量人力參與調查,又花費公帑聘請顧問公司,調查結果及應用更容易引起公務員激烈的爭議。雖然委聘的顧問公司指所研究的5個海外國家在釐定其公務員薪酬時,已經不再把公務員薪酬與私營機構僱員薪酬作比較,但顧問公司在《公務員薪酬水平調查及入職薪酬調查檢討》中並沒有分析本港有何特別的需要,須繼續用一個已存在重大問題的調查方法去進行2022「薪酬水平調查」。

  進行全體公務員大規模的「薪酬水平調查」,「為做而做」,明顯偏離行政長官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因循僵化、做開就繼續做陋習,致浪費資源,應大力推動政府部門有所改革,令資源/公帑真正用得其、物有所值。

2  投放資源,主動提供實質的措施、積極支援員工接受培訓

2.1全面提供國情培訓予公務員,提升把握香港融入國家大局發展機遇的認知

  雖然香港與內地近在咫尺、血脈相連,但不少公務員對國家的了解甚為貧乏,加上受到一些刻意扭曲的資訊長期影響,不少公務員對「一國」的正確概念,對國家制度及發展帶有諸多誤解、偏見、無知;對國家情懷、國家發展感到陌生;對大灣區的發展及機遇認識薄弱。政府有必要透過培訓逐步正本清源,加強公務員對「一國」及「兩制」的了解。

  政府亦應積極投放資源,透過培訓,協助包括高、中、低各級在內的全體公務員,對回歸後政府及公務員憲制身份的轉變、《基本法》的相關條文、《港區國安法》、政制及法治觀念建立正確的認知;擴闊視野,增加對香港、國家和世界的發展大勢的認知;加強對政府重要政策的了解及分析;提升創新、協作的領導及管理能力,等等。

2.2積極支援員工接受培訓

  政府亦主動投放多些資源,提供更多實質措施,積極支援員工接受多渠道的培訓,包括:

  •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媒介,以方便員工在辦公室上課學習;
  • 在人手編制方面能有適量的增加,讓員工不致因工作量過大而打消報讀課程的意欲;亦不因經常人手不足而管理人員未能批准員工接受培訓。

  以上兩點有利、有助鼓勵公務員積極申請接受培訓,而不致令培訓成為負擔、負累、絆腳石。公務員隊伍是施政的基石,政府投放多些資源適量增加人手及設立多元化學習媒介積極支援公務員接受培訓,是必要的長遠人力投資。

3  先昜後難,投放資源,逐步改善不合理、落後的政策措施,挽留人才

  香港特區政府爲全港最大的僱主,而公務員亦非一般的打工仔/僱員;公務員擁有另一種身份角色--特區政府管治團隊的成員,是政府施政的骨幹,有着不一樣的執行政府政策、向市民提供各類公共事務的職責。具經驗的人員對有效執行政府政策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挽留公務員團隊的人才、如何凝聚贏取公務員的向心力,全心全意為政府解決深層次的社會民生問題、為市民排難解憂,至關重要。

  本會認為政府有需要按先昜後難,投放資源,逐步改善以下的政策措施,挽留人才、凝聚公務員的向心力:

3.1履行服務條件,提供合理水平的醫療牙科福利服務,減少公務員的不滿

  公務員的醫療牙科福利為聘用的服務條件,根據公務員事務規例第902 條:「當局所提供的治療,全視病情需要而定。當局會盡力向公務員及家屬提供最佳的護理及治療...... 」。

  但實際上因醫生及牙醫大幅流失,醫療牙科服務的質素大幅下滑。輪候期愈來愈長。新入職的人員等候數年還未能登記第一次牙科診症預約,情況實在難以接受。

  其實,政府醫生及牙醫大幅流失,又長期未能透過招聘填補空缺,即政府期間已省卻了有關的薪酬,故應利用此節省下來的薪酬及適度增加資源,尋找其他方法、模式 (例如外判予私營診所、化驗所、醫院) 維持合理的醫療牙科服務水平,以履行其服務條件的承諾。故此,本會認為在來年的財政年度應撥出合理資源,使長期需求遠遠高於供應的醫療牙科服務有長足的改善,令其服務的量與質維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令服務條件得以切實履行。

3.2盡快消除歧視性的政策措施

  政府應從速改變過時、殖民地政府遺留下的歧視性政策措施,例如: 2萬多基層公務員長期受到歧視,未有給予1小時有薪「食飯鐘」(即「用膳時間」) ,當中有近2千人員並沒有1小時用膳的安排。

  不給予有薪「食飯鐘」既帶有岐視性、有違職安健,又對政府形象帶來負面的影響,亦令公務員對政府極表失望。消除這歧視性的政策措施,讓全體公務員得到1小時有薪「食飯鐘」的平等待遇,所需資源極為有限,政府卻能彰顯良好僱主的形象,切實踐行職安健,並能贏取公務員的向心力。

3.3讓全體公務員可享5天工作週

  公務員自2006年實施5天工作週已有16年。現在還有約22% (36,600)的公務員,因受「3不」(不增加人手,不增加資源,不影響服務) 的門檻所限,而未能實施5天工作週。對這22%的公務員,特別那些要照顧家庭子女、希望在工餘可持續進修的年青公務員滋生不滿、離心!

  這22%的公務員若得不到增加人手,將會繼續長期維持5天半/6天工作週;政府在這方面已遠遠落後於不少私營機構。其實,政府只要增加為數不多的資源/人手,便可促使整個公務員隊伍在不影響現有服務下,全面實施5天工作週。這不但能減少那22%公務員的不平和怨氣,亦可大大提升公務員的士氣和凝聚力。

3.4加強歸屬感,挽留人才,2000年後入職的公務員退休後可續享免費醫療福利

  2000年6月後入職的公務員不但在職之時的福利遜於前人,60/65退休後,亦喪失免費醫療福利,政府應積極研究准許其退休後可續享免費醫療福利,鼓勵他們以公務員為終身事業;這既有利挽留人才、凝聚年青務員對政府的歸屬感,而其退休後享有免費醫療福利的「退休務員」身份,將可成為助力政府的正能量。

4  予公務員薪酬調整追補累積的通脹,紓緩3年多承受的通脹壓力

  過去3年累積的通脹令公務員的薪金不斷「縮水」,購買力持續被通脹蠶食。今年(20224)公務員的薪酬調整僅上調2.5%,遠落後於過去3年累積的通脹5.3%,令公務員特別是中、低層人員飽受累積及當下通脹加劇的壓力,生活質素持續下降

  在公務員與社會各界協力穩控疫情下,社會經濟整體應會很快全面復蘇,當局應考慮在2023年給予公務員追補累積的消費物價指數之「不足之數」,這是現時薪酬調整機制所容許。此舉,肯定能大力挽回公務員的士氣,亦將會有漣漪效應,推動更多僱主給予其僱員上調薪金追補通脹,致令社會的整體消費及營商會進一步復蘇,為物有所值之舉。

  本會誠望財政司司長認真考慮本會上述 4 項意見,在制定財政預算案時,推動改變因循僵化、「為做而做」的陋習,善用資源/公帑以取得預期的目標結果;亦為公務員隊伍挽留人才、為建立一支對政府有向心力及優質高效的公務員隊伍,以應對當前的挑戰及促進經濟面復蘇,而訂定前瞻性、立竿見影的財政政策及措施。



TOP